許姓,中華姓氏,是一個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。許姓在《百家姓》排列第二十位。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,人口約八百九十八萬四千余,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.56%左右,以江蘇、山東、云南、廣東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等省居多,這七個省的許氏約占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%。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許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
鄧姓,中華姓氏。第一支相傳出自黃帝時代的古鄧國。第二支出自姒姓,為夏禹的后裔。第三支源出子姓,為商朝皇族的裔孫。商王武丁滅了姒姓鄧國,隨之封其叔父曼季于河(注指漢水)北的鄧,并賜姓曼,侯爵,在今河南鄧州。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滅鄧祁侯,鄧國亡,子孫以鄧為氏。在西漢時形成了南陽望族。曼季是鄧姓族人公認的始祖,子姓鄧氏是組成漢族鄧姓群體的最主要成員,其歷史至少有2600多年。
袁姓,中華姓氏之一,屬多民族多源流姓氏,最早出自媯姓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為古帝王虞舜之后,始祖是袁濤涂。如今,袁姓人在全國分布廣泛,尤以四川、河北、江蘇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等省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袁姓人口的54%。
姓,中華姓氏之一,三國時期魏國國姓,主要源自上古時期火正祝融支系和西周王族支系,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。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第二十六,2018年排名第三十五。宋代曹姓在川甘地區和中原比較興盛,主要集中在河南,河北,四川,甘肅四省,占全國人口0.58%,總人口約730余萬。現如今,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四川三省,大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30%。其次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山東、湖北、湖南,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%。河南為曹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10%。
程姓,中國姓氏,得姓于西周時期。程氏是重、黎的后裔。關于重、黎的身世,古人有兩種說法。一說重和黎都是顓頊的曾孫。顓頊有個兒子名叫稱,稱有個兒子名叫老童。老童有兩個兒子,就是重和黎;另一說黎是顓頊的曾孫,重是少昊的兒子。程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193。據2015年的統計,程姓的人口總數在大陸排名31位。
呂氏是一個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體。在2007年和2010年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,在臺灣省排名第二十六位,在2018年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位。人口約七百零一萬五千余,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.44%左右。呂姓在中國國內分布以安徽、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浙江、福建為最,其中河南、山東兩省人口占漢族呂姓人口的 31%,其次為廣東、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廣西、江西、臺灣等省。
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最早出自姬姓,是高陽帝顓頊之后,始祖為篯鏗(又稱為彭祖),屬于以國名為姓。彭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行第47位。據2013年出版的《中國四百大姓》,當代彭姓人口大約有766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58%,排在中國第三十二位。主要分布于湖南、四川、湖北、廣東、江西、重慶、河南、貴州、安徽。湖南約占彭姓總人口的19.5%,為彭姓第一大省。
曾姓為傳統漢族姓氏,最初發源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(蒼山縣)西北一帶。夏王少康封地給小兒子曲烈作為子爵王國,稱為鄫子國。后鄫國被滅,鄫國太子巫出奔鄰近的魯國,用原國名“鄫”為姓氏,但除去了邑旁(阝),表示離開故城,不忘先祖,稱為“曾”。
沈姓主要源出于嬴姓、姒姓、姬姓 和羋姓。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列十四位。至2007年,中國沈姓近600萬人,占中國總人口的0.5%,排列第37位。
傅氏是一個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,2014年12月資料顯示在中國姓氏排行榜第五十三位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36%。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萬增到610多萬,增長了約20倍,傅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、安徽、四川、河南等四省,大約占全國傅姓總人口的3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