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實譜牒數據采集隊伍,務必做到專業化。譜牒的性質,要求譜牒研究必須要延續史學的嚴謹性,必須保證記載的無誤、內容的無誤,因此這需要有一個集結歷史、書法、文字、訓詁、考據等多學科的專業隊伍,透過有理有據的釋讀,做到譜牒每一條、每一篇內容的無誤。
舊式譜牒印刷缺漏及因年久毀損,補闕問題不小。如一所說,因為印刷地域及書行刊行能力等問題,很多舊譜出版的字跡有可能本身就不明晰,甚至有可能出現殘字、墨跡等問題。再加上年久,蟲吃鼠咬等情況,可想而知在沒有復本比較的情況下,補闕的難度了!
無論是現代傳統譜牒的修續還是數據化的譜牒生成,最本質的還是在于舊式譜牒的應用。而恰恰就是在舊式譜牒的應用上,容易存在問題,極易造成修續譜牒出現“敗筆”。
到鄉鎮或者社區查詢老戶籍,這些老戶籍為我們提供了比較詳實的戶籍信息,可以為我們修家譜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。
家譜記載的是家族的歷史,也是一個家族的根脈所在,所以現在很多人為了尋根問祖開始修撰自己家的家譜,修撰家譜不僅可以讓我們知曉家族的歷史,還可以讓同宗族的族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,加深家族情感。
隨著社會的進步,家族的壯大,很多族人因為發展等原因不斷的遷徙,這個過程就會讓家族中的宗親關系變得越來越生疏,而修撰家譜就是族人、宗親加深聯系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家譜也成為宗譜和族譜,是記錄家族從起源到發展這段時間的變化,一部宗譜的主要內容包括:姓氏起源、家族堂號、世系表、家族名人、名人著作以及家族家規家訓等內容,是記載先祖的事跡,傳承后世,讓家族得以延續。
姓氏淵源、始祖源流、郡望、堂號、遷徙分布。主要考述家族姓氏起源及其演變史,家族始祖發祥望出地,各支堂號,遷徙分布及其緣由經過,本支始遷祖,遷徙緣由經過,各支派遠疏關系等。
隨著中華子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逐漸加強,家譜也漸漸的進入了大家的視線,越來越多的家族開始修撰自己家族的家譜。修撰家譜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家族的歷史能夠得到傳承,讓子孫了解自己家族的歷史和先祖的光輝事跡。
故居/村莊圖:明清族譜中不但記述居址遷徙,很多富家所修的譜書中,還以精美的版圖,印制出他們家族的庭院、樓閣、書齋、房舍等。